什么都画,随缘更新,介意勿关(最近玩57、物华、深空)
小红薯ID同名,围脖ID全糖怪兽点爱

  点爱  

【杰佣】《致爱丽丝》

现代pa
 此处点爱,一位不务正业的画手
 在此感谢 @里佩尔先生的Jackie 帮我改文^_^
 (改之前真的没法看)
 辣鸡写手在线皮断腿

———————————————————

 

欧利蒂丝商业街是这座城市的经济命脉。
 这句话毫不夸张。

这里的每一家店几乎都是垄断各自行业的佼佼者,国际连锁自然不在话下,有些仅此一家的,也是名扬各方。

欧利蒂丝商业街最受欢迎的,不是里奥老爹的咖啡店,也不是红蝶老师的曲艺教室,而是一家街角的唱片店。

店主叫杰克。说真的,看见过杰克的人,都认为他的形象更适合在某个晚宴里,手持高脚杯与某位上流人士侃侃而谈。甚至当他开口时,都有人错觉是一位有着高贵血统的勋爵在与他寒暄。 
 即便他不过是一家小店铺的主人。

杰克长相不赖,做事神秘。他虽然会花上一些时间倾听顾客对那位欧美巨星最新单曲的见解,但也只限于保持礼节性的微笑。就像面对那些姑娘的无聊八卦一样,只是笑笑不作答。
 除了星期三。

 

星期三是杰克心情最好的时候,他会趁着和阿芙洛狄忒微笑一般的好天气和一个少年攀谈一个下午,如果你去询问两人的关系,那个叫奈布的少年会微微侧头:“我们是朋友。”

普通朋友。杰克总会笑着附和。

此时这个场景,要是有一个红发红唇的非主流青年,就会显得很有意思。他会倚在某个唱片架上,把纤弱的架子弄得嘎吱作响,接着响亮地吹声口哨,附上夸张的戏谑语气:“Sure?”

不过上一次他这么做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一打经典唱片和店主珍爱的花瓶。然后在杰克不失礼貌的微笑中被赶了出去。

 

今天是星期三。

 

下午的阳光柔和的洒在欧莉蒂丝的每一条街道上。唱片店门边的矢车菊被阳光挠得有点痒,在风中洒落一串清脆的咯吱笑。杰克端着一杯卡布奇诺,在店门的橱窗后静静地笑着,看着他的小淑女们在花篮里挤作一团。
 店里的哈曼卡顿慢悠悠地铺开音律,仿佛在讲述一个绵长的故事:

 

《致爱丽丝》

其他歌曲大都是按歌单顺序播放,唯独这首是定时播放。
 定于每个星期三下午的现在。

 

 

欧利蒂丝商业街的尽头,是一个学院。
 它称不上世界顶尖,却也颇具规模。无论是各个行业的领军者们,还是崭露头角的新星们,都为了这所学院的教师位置挤破了头。
 学院崇尚多元化发展,其中不乏有些学生团体会格外出众。例如奈布作为领舞那个乐队。
 他们不算是什么明星,却也参加过多次助演。

 

杰克清晰地记得那个不同以往的星期三。
 他一如既往地泡上一壶咖啡,坐在阿波罗的光辉之下,微微抿上一口那醇香的液体,满足地勾唇笑笑。他就是在那时看见了蓝色眼睛的小妖精——对,杰克时常在心中这样称呼这个有些不羁的少年。
 他跟着一众咋咋呼呼的助演乐队成员身后,走进了街道另一旁的一家店——管它是叫绿森林还是波斯猫,比起少年那如同瑰丽大海的星眸,它简直一文不值。

帕拉伊巴碧玺,纳木错的湖,波罗的海。

他搜罗了记忆中的所有词,都不足以形容那抹湛蓝带给他的震撼。

当时店里的哈曼卡顿吱呀着换了一首歌。
 贝多芬的《致爱丽丝》。
 杰克头一次发现这首歌是那么的动听。

 

后来,在卡布奇诺的香味和老式唱片店特有的复古风味之中,他与这个少年渐渐地熟络起来。

少年不是特别关注古典音乐,却会在他讲那些伦理知识时十分认真的倾听。湛蓝的双眼盯着他的鼻尖,每几秒会因为生理原因眨一下眼,时不时还会伸手捋一捋挡在额前的碎发。

 

不过大多时候都是少年在说。

 

少年告诉他,他在欧利蒂丝学院的乐队里担任领舞和副主唱。他们的指导老师叫红蝶,在这条街上有一间曲艺教室。
 少年告诉他,在每周的星期三,带领他们训练的红蝶老师会去学院旧图书馆坐一下午,因此他才有机会溜出来。
 少年告诉他,他未来并不一定会向乐队发展。他说他想去外面,看看纳木错的湖是不是真有杰克说的那么美。
 少年告诉他,他叫奈布。

 


唱片店门口的铃声清脆的响起,奈布逆着光站在门口。余晖温柔的抚上那略微杂乱的栗色头发。
 “午安,杰克先生。”
 “亦安。”

海鸥的鸣叫,浪花被风卷起,还有海水冲刷沿海的声音。
 这是《致爱丽丝》的开头。

 

对于这支曲子,杰克相信所有美好的事物都有一个浪漫的起源。他说,有一些缘分,其实都是命中注定,就好像你永远无法阻止这座城市的第八列车准时发车——除非列车长又把他的啤酒洒在了刚洗的衬衫上。

 

有时奈布会问起,为什么店里总是不换一种音乐?
 而杰克总会微微笑一笑。
 “据说有秘密的绅士会更有魅力。”
 少年已经习惯听到这样的调笑。他欲笑不笑,眼睛却亮亮的,带着光。
 “算了——不过,我很喜欢这首歌。”

杰克嘴角含上一抹笑意,眼神微动,似乎想要做些什么好玩的恶作剧般,满满的都是有恃无恐的兴奋——某个唱片店店主手一抬,店里的歌就换成了《海上黎明》。

End

————————————————————

很草率的结尾,我对此表示抱歉。
 因为我实在没有想出该怎么给这个故事接下一个结局。

至于《致爱丽丝》。
 对这支曲子的出现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说,贝多芬教了一个名叫特蕾泽·玛尔法蒂的女学生,并对她产生了好感,这首钢琴曲是贝多芬献给特蕾泽的,原名《a小调巴加泰勒》。还有一种说一个叫爱丽丝的少女想要帮助一个失明老人看见森林和大海,于是他为这位老人作了这首《致爱丽丝》。
 而我个人更倾向于把《致爱丽丝》当做一首倾诉爱意的歌曲。所以用它为名。
 【我对音乐不是特别了解,如有错误请指正】 
 【谢谢】

评论(3)
热度(67)
© 点爱 | Powered by LOFTER